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是我國第一次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閱兵,也是習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天安...[詳細]
真正第一次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是1946年。[詳細]
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領導的工農紅軍就創建了小井紅軍醫院。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的第一所正規醫院。[詳細]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詳細]
1950年6月,人民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空軍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詳細]
早在1953年,華東軍區就曾組建海軍陸戰第1團,次年合并組建了第一個海軍陸戰師。[詳細]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成立,人民海軍從此誕生。[詳細]
新中國成立僅僅一年之后,就在北京隆重召開了戰斗英雄大會,充分表明我黨我軍對英雄的重視和尊敬。[詳細]
88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套正規軍服誕生在福建長汀。[詳細]
在人民軍隊90年的發展歷程中,古田會議被認為是一座光輝的里程碑。會議產生的決議——史稱“古田會議決議”,被作為政治建軍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而載入...[詳細]
作為聲名顯赫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61年前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被認為是中國航天夢的起點。[詳細]
1946年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習慣稱“東北老航校”)在吉林通化正式宣告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創辦的第一所航空學校。[詳細]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那次授銜,一共評出10名元帥,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800余名少將。[詳細]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閱兵,這次閱兵也成為我國現代閱兵式的藍本。[詳細]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自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城頭誕生至今,光榮的人民軍隊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獨立和復興,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詳細]
從安順場到瀘定橋,320里急行軍,至少7次激烈的遭遇戰,雖然只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一小段,卻生動詮釋了紅軍的英勇善戰、堅韌不拔,堪稱世界軍史的奇...[詳細]
在解放軍的發展歷程中,陸軍最初用的是“軍”或“縱隊”的番號;1948年,野戰部隊實行正規編制,“縱隊”改為“軍”;1985年,“百萬大裁軍”時又將“軍...[詳細]
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創辦了我軍歷史上唯一的一所女子大學,由司令員劉伯承兼任校長和政委。[詳細]
90年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譜寫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