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最近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新聞,疫情之下,快遞出現積壓情況。在北京的一處快遞營業部,快遞員們冒著凜冽寒風,一天要完成上萬個包裹的分揀。一位快遞員一天要送100多個,甚至200多個包裹。配送時,快遞員為包裹積壓向居民道歉。居民的回復很暖心:“沒事沒事,你們辛苦了。”新聞底下的評論區,無不是一聲聲“辛苦了”,暖意從筆者的心間升起,也讓這個冬天多了一絲溫度。
“把快遞最快最安全地送到大家手中”是快遞從業者們的心愿。尤其在疫情嚴重的當下,大家網購的防疫物資通過一輛輛快遞車送達。有人擔心包裹沾染上病毒,有人擔心因為其身體原因快遞員無法將訂購的防疫物資準時送達。盡管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可快遞員們依然克服重重困難,盡量確保將每一件貨物按時送達收件人手中。
據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快遞員的從業人數超過了450萬人,全年完成快遞1085億單。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最近10余年來,我國快遞網點由8.9萬處增至41.3萬處,年人均快遞使用量由4.2件增至77件。我們享受到足不出戶就能買遍天下的體驗,是許許多多奔跑在寄遞一線的快遞員們幫我們實現的。物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和快遞員的關系早已經不僅是最初的購買服務的關系,很多快遞小哥已經從“熟悉的陌生人”變成了“社區的身邊人”。
中共二十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京東鼎好營業部負責人宋學文向媒體這樣說道:“我們傳遞的不僅僅是包裹更是深深的情意。”從原本的收到郵件就好,到現在的又快又好的快遞服務,大家已經將郵遞的過程納入了網購體驗的全過程,而快遞小哥也在用心做好每一次服務。
或許并不是所有快遞員都勇于表達、善于表達,但他們的努力我們看在眼里。疫情影響,包裹積壓,他們要完成比平常多一倍的工作量。雖拼盡全力,但力所不及,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筆者想和每一個收件人說,對每天奔跑在路上的快遞員、外賣員,請多一分寬容與理解。也想跟快遞員們說,你們的每份情誼,我們都收到了。謝謝每一個還在路上的你,正因有你,這個冬天不太冷。
?。ò鏅鄽w老友網所有)
作者:澎 湃
一審:蔡元婧
二審:戴珊珊
終審:唐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