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疊加,組成了8天小長假,有網友稱“十一”火爆程度堪稱歷史之最。
但,隨之而來的,是酒店的“漲價潮”。據了解,這個假期,不少城市的酒店價格普遍上漲2~3倍以上,多個網紅城市,經濟型酒店國慶房價直逼高端度假酒店價格。更有網友表示,僅隔了一天,預定價格又漲了200塊。
國慶住宿價格比平常上漲幾個百分點,本無可厚非。可當一些酒店、民宿的價格提至五到十倍以上,超過合理的上漲范疇時,消費者的反感便會拉滿。不少消費者坦言,商家只顧自己,只重利益的行為屬實是吃相難看了。
除了隨意漲價外,商家提升了價格卻不按照約定提供服務,有的甚至要求消費者補差價甚至直接毀約的行為,更是令人氣憤不已。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出行體驗,損害了城市的形象,還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筑。
買賣不是一錘子下去就萬事大吉,作為商家更不能一味逐利,為了金錢,丟了誠信。如果商家在提升服務質量上不思進取,在坑蒙拐騙上展其所長,長此以往,必定會讓自己陷入金錢的沼澤,動搖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石。反之,如果能以“十一黃金周”為契機,積極展現品牌形象、塑造產品口碑、提高自身美譽度,則會收獲一票的忠實粉絲,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希望,下個“十一”,消費者信任不再消失,“酒店刺客”不再出現。
(版權歸老友網所有)
作者:蔡小白 羅赟
一審:蔡元婧
二審:龐博
三審:唐彩紅
[ 編輯: 黃心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