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廣西南寧市采訪時獲悉,今年一季度,南寧市工業生產快速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增速高于全國7.8個百分點、高于全區5.8個百分點,排全區首位;工業占GDP比重較上年提升0.6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1.9個百分點,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5.9%。
其中,一季度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5.1%、92.7%,增速較全區平均水平分別提高55、64.3個百分點。新興產業產品增長強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產量分別達6.6GWh和2.7GWh、同比增速均超100%。“人工智能+制造”加快推進,全市52個人工智能產品、31個垂直領域模型和21個“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入選自治區第一批公布名單,數量均為全區第一。
記者在廣西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從原材料倉儲、材料運輸分發,到成品生產已經實現全鏈條5G覆蓋。“基于數智化產業模式改造等優勢,廣西李寧2025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65.3%。”總經理賈明國介紹。
天絲集團紅牛飲料廣西生產基地生產線從空罐卸垛、灌裝壓蓋、成品包裝、運輸與存儲基本實現智能化與自動化,極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與安全性。廠長武秀江表示,基地于2025年1月6日正式投產,第一季度產值達到7500萬元。
與此同時,一季度南寧市完成工業投資111.3億元,同比增長30.3%,增速排全區第三;全市新開工項目40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1個,釔能鋰電池隔膜、弗迪三模塊、產投鋁扁錠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弗迪二模塊、遠景先進裝備進入試產階段;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21.7%,149個項目列入自治區“千企技改”工程,其中89個為重大技改項目,數量均居全區第一。南寧列入第二批全國制造業新型技改試點城市名單。
廣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基于廣西地理資源優勢與產業發展機遇打造綠色新材料產業鏈生產基地項目。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08億元,項目依托平陸運河和隆安港區寶塔作業區,未來年貨物吞吐量可達800萬噸,運輸成本預計節約2億元,同時拉動廣西物流業發展。
編輯:唐藝文
責編:羅寧
編審:覃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