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財政廳獲悉,廣西聚焦家庭、醫院、養老院三大關鍵場所,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打造居家護理、醫療護理和養老護理“三護”立體服務網絡。截至今年3月底,南寧市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基金累計報銷5.04億元,為1.15萬名老年人提供上門護理,有效解決失能老年人長期護理難題。
聚焦家庭單元,構建長護險居家護理體系。南寧市作為國家試點城市,從2021年3月起建立全市統一、覆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長護險制度。試點以來,基金累計收入9.88億元、支出5.74億元,滾存結余4.14億元,制度覆蓋171.37萬人,1.68萬人符合待遇享受條件。實際享受待遇人數中,近94%待遇保障對象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其中93%選擇居家照護服務。
聚焦醫院場景,打造規范化醫療護理員隊伍。2024年,自治區財政廳安排資金1500萬元,支持在15家試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護理員技能培訓和鑒定、服務質量考核等工作。2025年,自治區財政廳加大投入,安排資金1.09億元,將醫療護理員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區推廣,目前已覆蓋全區100%的三級醫療機構、65%的二級醫療機構。
醫療護理員隊伍逐步規范化、專業化,截至2024年底,15家試點醫療機構醫療護理員由過去的1666人增至3527人,就業容量日益增大。
聚焦養老院所,促進養老護理服務提質增效。2024年以來,自治區財政廳籌措資金1961萬元,對211家民辦養老機構給予3000—5000元/張新增床位建設補貼,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養老服務;籌措資金304萬元,對1701名持證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并繳納社保的養老護理員,每人每年給予600—4800元崗位津貼,提升養老護理員待遇;籌措職業技能培訓資金1026萬元,開展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9571人次,推動全區23所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評估認定20個自治區級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基地,50%以上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開設養老服務培訓工種,實現養老服務人才供給量質齊升。
記者:韓沛
編輯:吳嘉興
責任編輯:羅寧
值班編審:農春雨
轉載請注明出處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