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全面推進‘兩港一區’建設工作 推動跨境產業融合發展”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透露,近年來,五象新區管委會會同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全力以赴推進“兩港一區”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實現“港產城”聯動發展,為南寧市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國—東盟跨境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區,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兩港一區”內企業超2.7萬家
近年來,五象新區以產業集群化發展為抓手,著力提升招商引資質效,成為產業集聚的“強磁場”。2024年以來,“兩港一區”簽約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32個,投資總額約173億元,涵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輕工食品、現代物流等產業項目。目前,“兩港一區”內企業總量超2.7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4家,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裝備制造、食品加工、電商物流等產業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2025年,“兩港一區”建設持續發力,重點推進項目53項,總投資758.9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8.96億元,年內計劃推進拓米超精密折疊鉸鏈項目等21個項目實現開(竣)工。
同時,五象新區將繼續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空港、鐵路港建設,打造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暢通內外貿“雙循環”;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開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圍繞跨境產業發展梳理一批應用場景,為跨境產業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加快臨港適鐵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導入,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新格局;同時,不斷完善“兩港一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為項目落地和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環境保障。
以綜保區二期為重點
推動片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自南寧綜合保稅區二期啟動以來,五象新區全力推進項目建設。4月27日,自治區聯合驗收組對項目開展驗收,項目邁入封關運營倒計時階段。驗收通過后,綜保區二期將依托南寧國際鐵路港樞紐區位優勢,構建空鐵、公鐵、鐵水、江海聯運多式聯運體系,助力五象新區形成“鐵公水空”四港聯動的立體格局。
與一期相比,綜保區二期將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同時探索開展新能源汽車出口、工程機械出口、工業中間品出口等業務,物流方式包括水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鐵路運輸等。
另外,綜保區二期具有空鐵、公鐵、鐵水、江海聯運的通道優勢,為發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提供綜合物流樞紐支撐。同時,綜保區二期擁有較完善的查驗監管體系,配備了查驗冷庫,滿足進口肉類、水產、中藥材及熱帶果蔬的冷鏈查驗需求;按照危險品查驗存儲的高標準建設了危險品查驗倉庫,確保鋰電池、化工原料等特殊商品安全查驗;配套建設了現代化檢驗檢疫實驗室,為東盟生鮮農產品進口以及制造業集聚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搶抓政策機遇
打造跨境貿易“快車道”
五象新區著力發揮新區多個對外開放平臺的疊加優勢,積極搶抓國家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重大機遇,堅持貿易先行、貿工結合、以貿促工,推動跨境產業擴量提質。2024年,“兩港一區”完成外貿進出口額221.19億元,占全市比重23.78%,其中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07.93億元,占全市比重86.16%。
為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速度,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建立了全國機場口岸首個聯合指揮調度中心,實現海關與機場貨站“同一系統、同一場所、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的“四個一”聯合調度機制。2024年5月,南寧空港口岸“機坪直提”模式正式啟用,企業在貨物進境前可提前向海關辦理全部貨物申報手續,相比之前海鮮轉運送達國內其他城市的時間提前24個小時。2025年1月至4月,經空側轉運中心監管的中轉貨物達31153件、595噸,同比分別增長37.47%和57.16%。
在跨境物流通道方面,自2018年5月南寧國際鐵路港鐵路貨運開通運營以來,貨物到發量始終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截至5月15日,2025年廣西始發中越班列累計發運貨物14556標箱,同比增長314%,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中越班列運輸貨物品名達366個,貨源輻射國內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跨境貨物覆蓋越南、老撾、泰國等東盟國家。在全國經鐵路運輸出口越南的重車、集裝箱貨物中,南寧國際鐵路港發送量占比達78%、90%。
記者:廖欣
編輯:汪峰屹
責編:唐秋艷
編審:李斯維
轉載請注明出處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