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正是石榴花盛開的季節。今年4月以來,南寧市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這是我市舉辦的第16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也是“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5月30日,記者從2025年南寧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期間,南寧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組織開展一系列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和民族文化活動,以宣促教、以節促融、以融促合,講好新時代南寧民族團結故事,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繪就一幅“石榴花開美邕城”的民族團結畫卷。
4月19日,“展非遺戲曲風華 唱民族團結贊歌”戲曲展演活動在南寧市人民公園舉行,現場劇目眾多,輪番登場,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 記者 宋延康 攝
主題鮮明弘揚“主旋律”
南寧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準確把握“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原則,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有力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讓“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旋律更加響亮。
今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期間,南寧市舉辦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世界讀書日活動、“行走的大思政課”實踐大課堂活動、“桂姐姐”大宣講活動、民族工作檔案文獻展等系列活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人心、融入血脈、激發斗志。
此外,南寧市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與法治實踐深度融合,以法治宣傳教育為抓手,聯合執法單位、高等院校、律師協會等,結合2025年“廣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活動,開展“普法青年志愿者基層行”,以及民族法治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廣場、進網絡等“七進”活動共480場次,覆蓋群眾69.4萬人,發放宣傳資料28.8萬余份,分層分類提升各族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進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能力和水平,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亮點紛呈共奏“和諧曲”
今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期間,南寧市無論是在市級層面還是在縣(市、區)層面,特別是在社區、村、學校、企業等基層單位,都開展了體現時代精神的系列活動。既有傳統的線上線下宣傳教育活動,又有娛樂性、趣味性強的文體活動,還有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招聘就業、旅游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等“三項計劃”活動以及文物展覽展示等活動,更加凸顯參與性、科技感和時尚化。
在凸顯參與性方面,南寧市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產周、青少年民族文化嘉年華、民族團結趣味運動會、蒲廟花婆節、民族團結有獎問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各族群眾在沉浸式參與中廣泛交往、深入交流、深度交融。
在凸顯科技感方面,多個活動在文藝展演中設置機器人與各族群眾對唱山歌、齊跳“團結舞”環節,深受各族青年喜歡。
在凸顯時尚化方面,南寧市設置了民族團結主題地鐵站、主題游船,開設“南寧民歌巴士”專線,讓各族群眾在暢游生態宜居美好家園的同時,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魅力;舉辦民族服飾秀、“愛在南寧”脫單音樂會等主題活動,讓各族群眾在古樸又時尚的活動中交知心朋友、結美滿姻緣。
形成合力唱響“大合唱”
在市級層面,南寧市還積極邀請央媒、區媒“看南寧”。來自全國各地的主流媒體走進綠城南寧,多維度展現我市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實踐。在基層層面,各縣(市、區)按照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舉辦系列主題活動,各社區因地制宜組織居民開展百家宴、生活節、志愿服務等各類活動,形成各族群眾同吃一桌飯、同跳一支舞的和諧場景。
南寧市在推動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和育人全過程。南寧市教育部門著力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學校思政教育、課程建設以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系統推進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今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期間,南寧市發揮文旅體商發展優勢,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市民宗委、市文廣旅局等部門開展了一系列展現民族團結進步的文旅活動,推出綠城歌臺等特色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吸引中外游客體驗民族文化;組織各縣(市、區)推出83項文旅體商活動及優惠措施,有效提升我市旅游吸引力、激發市場消費活力。
此外,南寧市充分發揮體育的多元功能和綜合價值,舉辦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50多項,數量超1000場次。通過體育賽事,各族群眾在競技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在協作中深化友誼,在共同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記者:郭少東
編輯:韋瑋
責編:農薈穎
編審:覃鳳妮
轉載請注明出處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