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端午的粽香與“六一”的歡笑在邕城交織,南寧消費市場以強勁數據勾勒出傳統節日的現代活力。商務監測數據顯示,端午節假期期間,廣西區內206家零售、餐飲企業累計銷售額(營業額)同比增10.1%。
龍舟競渡 傳統賽事激活“文化+”消費
5月31日,邕江大橋暢游閣水域成為歡樂海洋。2025年全國龍舟大聯動暨南寧龍舟公開賽吸引區內外42支隊伍近千名選手競渡江面。“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龍舟賽,邕江兩岸的氛圍太震撼了!”市民羅先生帶著全家守在岸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飛馳的龍舟。6歲的花熠銘約上好友來到現場,一邊興奮觀賽,一邊講述端午節賽龍舟的歷史典故。
南寧龍舟公開賽不僅是體育盛事,更是傳承文化、激活經濟的重要平臺。賽事現場打造“傳統+潮流+消費”多元場景:陸地龍舟體驗區人氣爆棚,主題打卡點融合非遺元素與現代設計,26個端午節慶特色展銷點提供“逛吃逛玩”一站式服務。售賣本地香粽的陳女士表示,假期期間她每天售出數百個粽子,“忙得腳不沾地”。重慶游客陸路體驗完陸地龍舟后,不僅購買了艾草香囊,還帶家人前往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感受節日氛圍。
第三方平臺監測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全區吃、住、游、娛等本地生活服務消費同比增長33.3%,其中餐飲類消費同比增長27%、住宿類消費增長47.6%、旅游景點類消費增長126.5%,“賽事經濟”拉動效應顯著。
商場開業 首店經濟與親子經濟雙爆發
端午節假期,自治區商務廳持續開展2025年“購在廣西——精品購物月”活動,圍繞吃住行游娛購推出近500場次各類主題活動,于假期期間發放商超百貨、住宿、餐飲消費券超20萬份,直接帶動銷售額近2000萬元。
南寧朝陽商圈持續火熱,市民消費熱情高漲。
南寧商業綜合體也迎來首店經濟與親子經濟雙爆發。端午節前夕開業的龍湖南寧青秀天街成為片區消費新地標。開業首日,商場內摩肩接踵,博納戲幕影城、KKV等華南區域首店吸引了大量顧客。市民周女士帶著女兒在兒童游樂區體驗后表示:“這里不僅有豐富的品牌,還有很多親子互動項目,孩子玩得開心,我們購物也方便。”
熱鬧的還有同天開業的五象航洋城,開業期間商場推出“加菲貓家族廣西首展”,巨型裝置和親子涂鴉DIY活動成為家庭游客的打卡熱點。商場內的精品超市和折扣倉儲店,滿足了市民對品質生活和高性價比的雙重需求。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假期期間全區30個重點監測商業街區客流量、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20.8%、17.1%。
以舊換新 智能消費點燃升級引擎
政策持續加碼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成為假期消費的另一增長極。6月1日當天,在南寧萬象城某手機專賣店內,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選購電子手表、平板電腦等產品。“優惠券疊加商場活動,還能多倍積分,買電話手表比平時便宜了好幾百元。”市民張女士激動地表示。此外,補貼政策在汽車銷售市場熱度不減,南寧江南區投入500萬元開展鴻蒙智行購車補貼,單輛最高補貼3000元,疊加“報廢更新”政策,預計拉動汽車銷售超1600輛。
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處獲悉,截至6月2日,全區以舊換新帶動汽車銷售近10萬輛、家電銷售近228萬臺、3C數碼銷售超125萬臺、電動自行車銷售近16萬輛、家裝廚衛換新近18萬份。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假期期間全區重點企業汽車、綠色家電、通訊器材、家具等以舊換新重點商品銷售額分別增長10.6%、42.6%、11.3%、50%,智能門鎖、嵌入式家電等“新剛需”品類成交量同比翻倍,折射出消費升級趨勢向生活全場景滲透。
農副產品 總體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記者從南寧市價格監測中心獲悉,今年端午節南寧市主要農副產品總體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穩定,農貿市場人頭攢動,購銷整體較為活躍。
糧油價格相對平穩。市場巡查情況顯示,端午節當日,南寧市糧油各品種貨源充足,糧食價格保持相對平穩,全市20家農貿市場普通散裝晚秈米零售均價為每500克(下同)2.6元、粳米零售均價為2.7元;普通面粉零售均價為2.9元。食用油價格平穩,5升桶裝金龍魚牌花生油零售均價113.1元、5升桶裝豆油零售均價63.9元,與節前相比價格保持不變。
假期期間,市民來到商場選購榴蓮。
豬肉類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近期,南寧市由于處于豬肉消費淡季,價格小幅下跌。端午節當日與節前相比,豬肉零售價格持平。精瘦肉、前后腿肉、五花肉、排骨平均零售價格分別為15.9元、11.9元、13.4元、24.1元。
牛、羊、禽、蛋價格較為穩定。端午節當日,南寧市牛、羊肉零售均價分別為39.3元、41.9元,與節前價格持平;雞肉價格在端午節當日為13.9元,與節前相比價格持平。雞蛋零售均價為5.5元,與節前保持不變。
此外,蔬菜價格略有下跌,水產價格相對平穩。其中,端午節當日,南寧市水產價格總體與節前保持一致,僅帶魚和明蝦與節前相比小幅下跌,其余水產品種與節前價格持平。
記者:羅顥 韓沛 宋延康
通訊員:何海洋 莊田昊
編輯:冼慧瑩
責編:黎南茜
編審:覃鳳妮
轉載請注明出處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