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目名稱:話劇《坦先生》
演出地點:廣西民族劇院
演出時間:
4月18日(四)20:00
4月19日(五)20:00(專)
劇目類型:話劇
演出時長:約127分鐘/場(無中場休息)
演出團隊:哈爾濱話劇院
劇情簡介:
講述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在國外學成歸來后,主動申請研制新體制雷達,帶領科研團隊從一片空白開始,40年如一日地自主研發,克服重重困難,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完成我國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功能的對海新體制雷達,帶出一支“雷達鐵軍”,筑就祖國海防長城的故事。歌頌了坦先生矢志報國、擔當有為的家國情懷和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塑造了一個飽經滄桑不變、歷經風雨彌堅的紅色戰略科學家的舞臺藝術形象,同時塑造了一群個性突出、富于時代特點的新一代雷達科學家形象。
話劇《坦先生》是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入選文旅部“現時代現實題材創作工程”,參加了文旅部“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相統一
以寫實風格為綱領,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充分尊重事實,擺脫真人真事的羈絆。在宏觀上,把人物始終放在歷史大背景上把握;在微觀上,對人物內心深層次的剖示,多角度多側面講述人物故事,傳達歷史和時代的真實氣息,反映人物本質精神。真切自然,真情實感,不虛張聲勢、不嘩眾取寵,給劉永坦科技報國的主題予以最樸素的詮釋,讓這個時代楷模人物可觸可感可嘆可學。
深切的人文關懷和反思意識
從審美層面切入,從人物切入,找到與當代觀眾的共情點,以獨特的視角,多維度集中反映劉永坦帶領科技團隊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研制中國新體制雷達的砥礪過程,與國家發展和國防增強緊密相聯,突出寫實性與“主旋律”精神。在理想和現實、個人和群體的駁難中,折射出生命的熱度與精神的高度,折射出對這一表現主體的回視與沉思,與觀眾進行精神層面的對話與交流。另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劇情中適當介紹雷達和新體制雷達的科學知識,起到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意義。
較強的戲劇文學性
回歸話劇藝術本體,將文學性與戲劇性融合統一,人物語言精煉、抒情、詩化,富于哲理,充滿個性,彌散著某種詩意,觸碰人物的心靈,敘事引發共鳴,把個人的崇高理想提升為家國情懷的美學層面。
多元化的藝術表達
在發揚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使用心理時空和現實時空交替的表現主義手法,借鑒吸收影視、戲曲等藝術元素,有效實現間離空間和情感線索的外化,充分反映地域特點、年代特點與人物的內心情感、思想發展。虛實并重,大開大合,充滿詩意,豐富和拓寬藝術表現力,與當代觀眾審美心理接軌。
一審:李斯維
二審:龐博
三審:唐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