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目名稱:話劇《對稱性破缺》
演出地點:廣西民族劇院
演出時間:
4月27日(六)15:00(專)
4月28日(日)20:00
劇目類型:話?。ㄒ蝗艘黄?,憑票入場;1.1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1米以上兒童憑票入場)
演出時長:約135分鐘/場(無中場休息)
演出團隊:話劇九人劇組
劇情簡介:
“對稱性破缺”是一個科學概念,也是對命運的隱喻。
視頻來源:話劇九人微信公眾號
三位物理學家,葉啟蓀、吳大有、瞿健雄,他們各自的人生看似交集有限,卻因“科學”二字而緊密關聯。從民國十三年到21世紀,從長衫到西裝,從少年到蒼老,從開宗立派到風雨飄搖,從一顆星到一片海。
科學的難題或有跡可循,命運的困境始終如謎。
劇目亮點:
看點一:傳奇厚重的物理史詩,跌宕浮沉的歷史觀隨
《對稱性破缺》講述了三位物理學家的故事:葉啟蓀,一個原本只愿埋首物理研究的計劃控,被迫去面對種種計劃之外;吳大有,一生所求“繞著困難走”,卻事與愿違地被拋入動蕩的戰火;瞿健雄,盡管總是留給人驕傲筆直的背影,卻也難以避免地受困于不公的處境,忍不住向人生發出彷徨的追問。
故事不止著墨于這三位物理學家。在《對稱性破缺》中,我們還能看見小熊、小錢、小施、小李……那些全然不同、但又十分相像的中國學者們。有人開宗立派,輾轉紫金山的小徑與清華園的北院,尋找“中國人究竟適不適合研究自然科學”的答案;有人生死南下,流離于春城昆明,經歷了最兵荒馬亂也最朝氣蓬勃的學術時代;有人寸心不懈、去國千里,她創造了科學的突破,更試圖擊碎世人傳統的眼光。
他們的人生故事與中國百年科學史交相呼應。國家命運幾何?個人生死幾何?一代又一代中國的科學家們,以不同的姿態與精神,豐富著真理探索的版圖。舞臺之上,三位主角試圖尋找一道題目的答案;舞臺之外,我們看到的是過去、現在與未來。
看點二:實力演員,一人千面
這部時間橫跨百年、空間來回變化的“科學長詩”,臺上僅有三位演員。
他們既是三位物理學家,也一人分飾多角,共同演繹了跨越身份、年齡、國別、性別的40多名其他角色。其中有學界泰斗、販夫走卒、耄耋老人、嬌憨少女……依靠細膩的演技和強韌的信念,三位主演帶我們走進一個妙趣橫生又廣闊宏遠的世界。
三位演員都是為觀眾所熟悉和信賴的“九人老演員”。飾演葉啟蓀的演員張巍,曾在《雙枰記》中飾演隱忍深情的律師郎世飖;飾演吳大有的演員李曉輝,曾在《春逝》中飾演物理所所長丁奚林;而演員路雯,本就在《春逝》中飾演過剛毅倔強的青年健雄,這一次她將如何續寫健雄遠渡重洋之后的故事,既是挑戰,也是突破。
看點三:九人民國宇宙,細流匯于滄海
《對稱性破缺》是話劇九人民國知識分子系列的第四部作品?!端膹垯C》《春逝》《雙枰記》這三部前作中的許多角色,都將或明或暗地出現在新劇中。角色的延續中,有成長與變化,也有遺憾與結局。加上尚在籌備中的《庭前》, “九人作品宇宙”儼然構筑成型——五部曲在時代背景下一脈相承,人物關系縱橫勾連,故事主題各有不同,相同的是一貫充滿文學趣味的文本風格,和充滿知識分子風骨的古今呼應。
一封薄信、一枚舊物、一句熟悉的發問、一段針尖麥芒的隔空對話,前作曾埋下的伏筆,于此完成了情深意長的交疊。尤其相較于《春逝》而言,《對稱性破缺》更像是多年前春原上的一株小樹終于長大,目睹了時間的河流泥沙俱下,又保存著對來路的信念期許。老觀眾們將在《對稱性破缺》中找到一些按圖索驥的樂趣,并賦予前作以更多的解讀可能。
看點四:創新舞臺靈活機變,原創音樂流麗磅礴
“時間的尺度是相對的。”
話劇九人這一次將“時間之尺”搬上了舞臺。它既是科學實驗場景中常見的工具,也是浪漫的科學學人對時間的比喻。舞美的許多重要部件都具備靈活變形的空間,與燈光、服化、道具等一起塑造出諸多場景的可能。與此同時,普朗克常數、拉曼效應、宇稱不守恒等許多著名物理學概念,也會以非現實的形式創新性地出現在舞臺上,呼應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更值得一提的是,《對稱性破缺》不僅延續了話劇九人以聲應情、以聲應景的傳統,制作了一向水準過硬的主題曲《不答》,此次還以音樂作為舞臺上牽動情緒的關鍵線索,創作了多達幾十首的原創配樂。音樂性構成了詩意的重要一環,伴隨劇情起伏流動,打造了一場流麗、磅礴而厚重的聽覺盛宴。
2022年秋季首演后,主創結合觀眾反饋對劇本進行了細致的調整與優化。在2.0版本中,延展在時間之尺上的故事將去粗取精,以更為豐富細膩的筆觸,映照時代洪流中知識分子的命運與選擇,為新老朋友帶來別樣的驚喜。